在阳光明媚的春季,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内一片生机勃勃。在实验室中,董希建副主任带领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实时数字仿真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他们所使用的设备不但可以实时模拟大电网的运作时的状态,还能测试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反应效率。
董希建向我们介绍说,这些技术突破将明显提升我国稳控系统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水平,进而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大电网故障发生时,确保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毫秒级的反应,从而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
实验室内已建立起全场景闭环交互的实时仿真环境,能够对国家电网的六大区域进行系统保护及重大稳控系统的实验验证。墙上的工作进度表满是记录,这些都是团队正在慢慢地推进的重要实验任务。董希建坚信,2025年,实验室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升电力系统故障防御体系的可靠性与适应性,以更好地支持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不仅如此,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的方向也得到了高层的重视。在2023年7月6日的调研中,负责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导提出了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的方向,明确了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已深入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的日常工作中,激励着每位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国网电科院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区,电气车间副主任刘湘琼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化的智能生产线。她指出,经过持续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2024年的生产量预期将同比提升41.6%。在这里,按照先进的管理模式,生产周期被缩短了21.9%,同时国产化产品的种类增长超过20%。
生动而有动力的工作模式让实验室和生产区充满了许多活力,刘湘琼强调,未来他们将继续提升制造能力,确定保证产品质量,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如此高效的生产流程,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国网电科院追求卓越的体现。
在国网电科院的电磁兼容实验室,记者看到一个庞大的电波暗室,内部布满了类似蜡笔材质的吸波材料。这些设备让电磁波消失到理想状态,以便进行电力设备的抗干扰的能力检测。这里的研究涉及特高压保护、柔性直流输电等多个领域,准备在2025年前继续推动有关技术的创新。
科研和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正在积极实施人才发展计划,力争通过系统的培养机制,打造出合乎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周心亮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以支撑科研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经历了一系列科研改革后,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正朝着世界级的能源互联网高科技领军企业的目标迈进。这一过程不仅是外部环境的要求,更是科学技术进步、市场创新的必然选择。跟着时间的推移,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将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力系统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和服务。
在这个春天,不同的科研团队正在为构建国家能源安全的更高目标而努力。每一项技术进步、每一次实验成功,都是他们为未来铺就的坚实基石。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在电力事业上的创新能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些努力,正如东风拂面,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