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对周围障碍物的精准感知,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可靠的环境感知信息。其具有全天候的工作上的能力、长距离的探测范围、高精度的测量以及强大的穿透性。
根据数据,2024年3月份毫米波雷达的渗透率达到34.93%,装备有5个或更多毫米波雷达的车型渗透率为6.61%,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据有了1.02百分点的提升,其中新势力品牌在毫米波雷达的应用上表现突出,渗透率高达17.19%,明显高于整体市场的平均水平。
传统的3D毫米波雷达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分辨率相比来说较低,对于目标物的高度测量能力有限,目标识别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等。
作为传统雷达的升级版,4D毫米波雷达能够精准地获取目标的高度(俯仰角)信息,以此来实现了更全面的四维环境感知,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毫米波雷达在小目标探测上的不足。
全球许多厂商出于综合性价比的考虑,正在积极推动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逐步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
4D毫米波雷达在工作原理上与传统雷达相似,重点是增加了虚拟通道数(MIMO),以此来实现了对俯仰角度(高度)的精准测量。
MIMO技术升级使得4D毫米波雷达的输出结果呈现出立体点云状,极大地提升了识别度、灵敏度和分辨率。
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在功能上有部分重叠,但是两者更多的是形成互补关系,而非替代。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车型搭载了4D毫米波雷达,包括飞凡R7、F7、理想L7/L7 Pro、睿蓝7、路特斯、深蓝SL03和问界等。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毫米波雷达的上游最重要的包含射频MMIC芯片、高频PCB、处理芯片以及后端算法等相关企业。其中,软件算法的技术壁垒较高,其次是射频芯片、处理器芯片和高频PCB等关键组件。
中游毫米波雷达制造主要由雷达前端收发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接口模块三大核心部分构成。
雷达前端收发模块负责毫米波信号的调制、发射与接收,其内部集成了天线阵列、射频前端、中频电路以及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数据分析;接口模块负责数据通信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前三名分别为博世、大陆、安波福。国内厂商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迅速,森思泰克、德赛西威、华锐捷、华为、纵目科技等引领国产替代。
4D毫米波雷达赛道玩家较稀缺,目前仅有采埃孚、森思泰克、福瑞泰克实现了前装量产交付。其中,森思泰克凭借在理想、深蓝等车型的量产搭载,实现了规模化的前装应用。
长远来看,随着无人驾驶的快速地发展,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将不断深耕更多细分赛道,加快国产替代的步伐,推动整个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行业有望迎来广阔国产替代空间。